産品列表PRODUCTS LIST

首頁 > 技術與支持 > 多層鍍膜技術

多層鍍膜技術

點擊次數:6041 更新時間:2012-03-27

鏡片鍍膜工(gōng)藝的目的,首先是透鏡的防反射作用,現在仍作爲主要目的,随着加工(gōng)技術的進步和使用範圍不斷擴大(dà),産生(shēng)了高度技術化的多層膜技術,分(fēn)光透過的控制相當準确,操作方便,使用得到普及。對多層鍍膜的性能提出高要求,會使成本提高。廠商(shāng)爲了提高鏡頭像質的課題注入大(dà)量經費(fèi),其效果是明顯的,可以這麽說,沒有多層鍍膜技術飛躍發展,高倍、大(dà)孔徑變焦鏡頭不可能有今天的興旺局面。

    防反射的膜層能産生(shēng)增透效果,此外(wài),還有更直接的作用,這就是在逆光攝影時,由于膜層影響,使易産生(shēng)的幻像和光暈降低到zui小(xiǎo)程度。

    zui近多組透鏡構成的變焦鏡頭已成世界鏡頭發展的主流,采用多層鍍膜,到達膠片面的光線,其衍生(shēng)的雜(zá)散光部分(fēn)大(dà)大(dà)減小(xiǎo),使鏡頭鑒别率不至于降低,也不損壞色彩還原,重新評價經改進的膜層,研制在各種鏡頭中(zhōng)引入zui适宜的鍍膜技術,是各廠家一(yī)直研究的重要課題。

    單層膜、多層膜,部分(fēn)透鏡面鍍多層膜,超級多層膜……形形色色的組合和新型膜系使用,對鏡頭發展起了重要作用,重新認識多層鍍膜,已引起了廣大(dà)攝影師的廣泛興趣和關注。

多層鍍膜的使用概況

德國的卡爾·蔡司鏡頭

蔡司的T*多層鏡頭膜鏡頭有優良的色彩再現。

1935年,卡爾·蔡司公司發明了防反射膜處理的鍍膜技術。蔡司的A·smakula發明了使用氟化物(wù)的單層鍍膜,特别的單層鍍膜,特别在攝影用,電影用,X身線用大(dà)孔徑鏡頭中(zhōng),進行了鍍膜處理。出現了在市場以“T鏡頭爲名的産品(圖2

多層鍍膜技術方面與日本相比出現遲些,19729月的西德科隆覽會(photoina)上,在照相機用蔡司鏡頭中(zhōng),推出有多層鍍膜的T*Distagon T*planar(照片3)、T*sonnar T*e Tessar T*Heliar Sonnar等合計16種鏡頭。爲了區分(fēn)“T*鍍膜鏡頭使用了T*标記,(紅色T星号)。T*鏡頭通常都是鍍6層膜,必要時也使用8層鍍膜。

徕卡的鏡頭

導入有鍍膜的空氣透鏡,推出了的SUMMICRON鏡頭。

從戰後的1945年推出的SUMMITAR50mmF2鏡頭開(kāi)始,包括ELMARITHEDTOR鏡頭都使用了鍍膜技術。

SUMMAR1933年),SUMMITAR1939年)實現了4組透鏡結構,孔徑達到F2,采用新設計的膜層,使其達到更佳的實用效果,把SUMMITAR的前第2組的膠合透鏡各自分(fēn)離(lí),引入空氣透鏡,完成了67片的構成的*代SUMMICRO50mmF2鏡頭。

高斯型第2透鏡和第3組分(fēn)離(lí),用于校正彗差。以後,采用這種常規的做法完成F1.4F1.7大(dà)孔徑鏡頭。也就是說,鏡頭結構的變化和性能的提高離(lí)不開(kāi)鍍膜技術的應用發展。

日本美能達鏡頭

多層鍍膜曆史中(zhōng)的美能達2層膜(消色差膜)

千代膜曆史中(zhōng)的美能精工(gōng)(現爲美能達)半幅spring照相機的美能達semina鏡頭,于19468月推出。這是由大(dà)阪工(gōng)業試驗所協助的日本zui早的有鍍膜鏡頭。鏡頭規格爲75mmF3.5,除了自己公司生(shēng)産的Rokkor外(wài),還有其它公司的PromaEuiko鏡頭共3種。

1956年美能達照相機公司成功實現了氟化鎂(MgF2)和酸化銻sb2o3組成的雙層防反射處理技術實用化,以消色差膜爲目的,使用在美能達35mm相機可換鏡頭Rukkort35mmF3.5鏡頭上,zui小(xiǎo)反射率可設定2個波長位置,能夠截止有害的紫外(wài)線。鏡頭的反射光是以綠色特征,多層鍍膜進入實用階段。

目前,美通達公司а系列鏡頭上使用的多層鍍膜系爲5-7層,對減少雜(zá)散和幻影等有明顯效果,同時也提高了成像的反差。

日本賓得鏡頭

超級複合膜系的全面使用,确立了賓得的多層鍍膜時代

1969年,旭光學工(gōng)業開(kāi)發了對鏡頭的革命性意義的多層鍍膜技術,與美國的NASA有關的OCLI公司的技術合作成功完成了世界上攝影鏡頭*zui早的7層防反射膜,用于宇宙飛船窗玻璃等。高要求。高要求光學系統必須使用高性能膜系。

以往的鍍膜透鏡從1個面反射1.7%界限,,抑止到表面,反射僅0.2%極限,可見 光的透過率(單面)達到99.8%,克服透鏡表面反射,使成像鮮明、清晰。

1970年在德國科隆博覽會上發表的超級多層鍍膜“Super Multi Coating" SMC技術用于賓得SP相機的可換鏡頭,1971年實現商(shāng)品化,包括有标準鏡頭50mmF1.455mmF1.8,變焦鏡頭85-210mmF4.5等,從魚眼17mm到望遠1000mm22種鏡頭,當年6月到8月全部更換成不超級多層鍍膜鏡頭。

SMC鏡頭反射率極低,僅0.2%,有非常優良描寫性能,從強光(高光)到陰影均有清晰的反差表現。逆光時會出光暈和幻像,在惡劣攝影條件下(xià),會使鮮明優良的影像變壞,使用SMC技術後,令人驚訝的發現,能得到高反差的影像。這種膜層,可見光透過率得到很好平衡。7層膜系使全部可見光的波長平均透過率zui大(dà),另外(wài)對攝影有害的紫外(wài)光的被截止,使彩色平衡處于更佳穩定狀态,色彩鮮豔,微妙的中(zhōng)間色彩變得清晰,并得忠實再同。

1994年、加以SMC冠名,開(kāi)發了抑制特定的光反射的防光暈膜層,在産品目錄中(zhōng)使用,賓得鏡頭的世界。使用賓得FA鏡頭上,成像效果達到以前沒有的高水平。僅僅是SMC還不滿足,因此,賓得鏡頭在鏡頭系統的設計、鏡片抛光、鏡頭材料的檢層層把關。同時,1件件透鏡進行鍍膜、從透鏡設計階段到制品完成都進行*的檢查。利用與多層鍍膜并列的防光暈膜層效果,減小(xiǎo)亂反射提高鏡頭質量。(完成無亂反射的鏡頭)于是FA鏡頭的色澤表現更爲優良,得到極爲鮮豔的色澤再現。

1997年、推出複合的多層膜防光暈膜,開(kāi)發新設計的67片透鏡構成SMC賓得FA43mmF1.7Limited 鏡頭(照片4)。雖然是基本規格鏡頭,但成像 質量達到高品質定焦标準鏡頭極限水平。FA鏡頭采用了多層鍍膜和防光暈膜層、每個賓得鏡頭均冠以SMC标記,并引入自豪。

日本佳能鏡頭(SSC

在推出佳能F1用高性能FD鏡頭時,使用了多層膜系:Super Spectra Coating(超級光谙膜)

佳能公司從1948年開(kāi)始在135mmF4鏡頭上使用鍍膜鏡片,1957年起,替換是新的單層膜“Spectra Coating",由此開(kāi)始使用在佳能35mm照相機的可換鏡頭上。

佳能*的硬膜(hard coating)與鏡片材料組合,各自有效使用紫色、品紅和琥珀色膜系,忠實調整個色彩的平衡。佳能的SC鏡頭至今仍采用這些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技術。

1967年、開(kāi)發“Super Coaring”SSC),主要用于電視攝影機10X變焦鏡頭上,單面反射率減小(xiǎo)到0.2%程度,截止(濾去(qù))紫外(wài)線效果明晃增大(dà)。

SSC1970年科隆博覽會上發表,19713月用于攝影鏡頭,在3個品種:魚眼鏡頭7.5mmF5.6,标準FD55mmF1.2和新産品FD55mmF1.2AL上使用。19732月,全面使用SSC膜系,有15mmF2.8 SSCFD20mmF2.8 SSCTS35mmF2.8 SSSC3個新産品,佳能F-1FD鏡頭15品種。以前的鏡頭刻印“SC”。新開(kāi)發的作爲膜層蒸發用物(wù)質是性質的材料,進行多層膜鍍制後光的透過率能高達99.9%以上,随之可獲得忠實的色彩再現,幻像 和光暈(眩光)消除效果*。

日本尼康鏡頭

尼康新的多層膜系(Superintegrated Coating0,有豐富的階調和色彩平衡。

1970年科隆博覽會上,日本光學工(gōng)業(現爲尼康公司),發表尼康F用多層鍍膜可換鏡頭。第二年,即19713月,使用在尼柯爾自動35mmF1.4鏡頭上,4月開(kāi)始引入28mmF2鏡頭,19727月在标準鏡頭50mmF1.4C上也采用多層鍍膜,依次使用,在此往的鏡頭系列中(zhōng)也出現使用多層鍍膜的鏡頭,鏡頭以“C”冠名便于識别。對于新推出鏡頭沒有必要區分(fēn)就不再用“C”标記。

zui近,尼康又(yòu)開(kāi)發了新的多層鍍膜(照片5),稱爲尼康Super integrated Coating",讀者也可以從産品目錄中(zhōng)查到。在寬廣波長區域内保持高透過率,幻影現象減輕,實現更不出色成像性能。由11組構成的鏡片件數更多變焦鏡頭,有高反差和豐富的階調表現。反射現象減少,可以得到色彩的平衡、色再現性優良的結果。設計上感到棘手的是如何改善傾斜的入射的反射特性,使攝影感到厭(yàn)惡的幻像和光暈大(dà)幅減少。以及從背後射不的強烈明亮光源相類似惡劣條件下(xià),反差的下(xià)降能抑制到zui小(xiǎo)限度,真實重現階調分(fēn)布,。尼康公司爲此目标作發努力。

另外(wài),紫外(wài)區域的透過率也希望大(dà)幅增加,這個方面是考慮到開(kāi)發的近紅外(wài)-紫外(wài)區域膠片性能已有改善。

zui近的新膜系,在199610月推出的AIAF Zoom尼康ED 80-200mmF2.8D新(1116片)和AiAF Zoom24-120mmF3.5-5.6D1115片)鏡頭上首先使用。

新型的與感光膠片性能的關系。

zui近的彩色膠片,其傾向是追求色彩鮮豔。另外(wài),黑白(bái)膠片也提出高光和陰影部分(fēn)描寫性能優良的要求。攝影鏡頭是有效利用還是浪費(fèi)新型膠片的性能,其膜層也起到一(yī)定作用。

鏡片反射引起的光暈存在時,不使畫面整體(tǐ)的反差下(xià)降,布且對高光和陰影細部描寫也産生(shēng)十分(fēn)不利影響。同時,由于光暈存在,對色彩平衡尤其造成整體(tǐ)色再現失常。鏡頭的膜系性能與膠片感色等性能是匹配是*的。

彩色反轉片的zui近發展傾向是色飽和度很高,膜層性能優良是*必要的。陳舊(jiù)的色是不貴受歡迎的,反差下(xià)降令人讨厭(yàn)。

來自膠片廠家信息,希望設計新概念的高性能多層鍍膜鏡頭,便于進一(yī)瞳發揮膠片潛力。zui近的膠片與以往比較已有明顯改進。

從照相機廠知(zhī)悉,新的膠片zui适宜使用新型鏡頭,這意味着應推薦攝影盡量使用新型多層膜鏡頭。

有些攝影者,喜歡使用古老鏡頭,認爲像質還是老鏡頭好,其實,當前生(shēng)産的新的膠片性能顯示,新設計的鏡頭對新型膠片來說其照片效果更佳,拍攝後更易獲得*效果,更易得到色澤鮮豔,色彩飽和,成像清晰、層次分(fēn)明的滿意照片。

防反射膜層(增透膜)的作用

在自然界極易見到稱爲膜層的現象,例如水面上擴展的油膜層,肥皂泡産生(shēng)的有美麗色彩和光澤的泡沫。這些與透鏡表面的帶色澤膜層有類似之處,但透鏡表面是用人工(gōng)方法鍍制的膜層。

裝在照相機上的攝影用鏡頭,一(yī)般要進行防反射膜處理。除照相機鏡頭外(wài),望遠鏡、雙筒顯微鏡、眼鏡,還有航空光學儀器和汽車(chē)的計數盤表面玻璃等也有同樣的要求,今日,薄膜加工(gōng)技術已獲得廣泛使用。

這種防反射膜,也稱增透膜,其作用是盡量抑制透鏡的玻璃表面反射,減小(xiǎo)光量損失,使入射光線盡量多透過鏡頭。

鍍膜也取決于處理主法,有特定的分(fēn)光特性的半透鏡和幹涉濾光鏡等,在取景器光學系統和光源的照明系統中(zhōng)得到使用。

當然,初期的照相機和現代的攝影鏡頭都鍍有薄膜,單個透鏡組成的鏡頭、兩個反射面,共有10%光量損失,從照相機初期的水準,考慮鍍制防反射膜似乎是不必要的。

 

上一(yī)篇:光學鍍膜的發展

下(xià)一(yī)篇:真空鍍膜技術

返回列表>>